Skip to main content
E-Series Systems
本繁體中文版使用機器翻譯,譯文僅供參考,若與英文版本牴觸,應以英文版本為準。

設定主機端網路

貢獻者

若要設定主機端網路、您必須執行數個步驟。

關於這項工作

您可以在主機端設定iSCSI網路、方法是設定每個實體路徑的節點工作階段數目、開啟適當的iSCSI服務、設定iSCSI連接埠的網路、建立iSCSI介面繫結、以及在啟動器和目標之間建立iSCSI工作階段。

在大多數情況下、您可以使用內建的軟體啟動器來執行iSCSI CNA/NIC。您不需要下載最新的驅動程式、韌體和BIOS。請參閱 "NetApp 互通性對照表工具" 以判斷程式碼需求。

步驟
  1. 檢查/etc/iscsi/iscsid.conf檔案中的「node.session.nr_sessions`」變數、查看每個實體路徑的預設工作階段數。如有必要、請將預設的工作階段數變更為一個工作階段。

    node.session.nr_sessions = 1
  2. 將/etc/iscsi/iscsid.conf檔案中的「node.session.timeo.replacement_timeout`」變數變更為「20」、預設值為「120」。

    node.session.timeo.replacement_timeout = 20
  3. 您也可以選擇設定 node.startup = automatic 在/etc/iscsi/iscsid.conf中、執行任何 iscsiadm 重新開機後、用於讓工作階段持續執行的命令。

  4. 確保已開啟「iscsid」和「(open-)iSCSI」服務並啟用開機。

    # systemctl start iscsi
    # systemctl start iscsid
    # systemctl enable iscsi
    # systemctl enable iscsid
  5. 取得用於將主機設定為陣列的主機IQN啟動器名稱。

    # cat /etc/iscsi/initiatorname.iscsi
  6. 設定iSCSI連接埠的網路。以下是RHEL和SLES的範例指示:

    註 除了公有網路連接埠、iSCSI啟動器還應在個別的私有區段或VLAN上使用兩個或多個NIC。
    1. 使用「ifconfig-A'命令來判斷iSCSI連接埠名稱。

    2. 設定iSCSI啟動器連接埠的IP位址。啟動器連接埠應與iSCSI目標連接埠位於同一子網路上。

      •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與8(RHEL 7與RHEL 8)*

        建立範例檔案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<NIC port> 內容如下:

        TYPE=Ethernet
        PROXY_METHOD=none
        BROWSER_ONLY=no
        BOOTPROTO=static
        DEFROUTE=yes
        IPV4_FAILURE_FATAL=no
        NAME=<NIC port>
        UUID=<unique UUID>
        DEVICE=<NIC port>
        ONBOOT=yes
        IPADDR=192.168.xxx.xxx
        PREFIX=24
        NETMASK=255.255.255.0
        NM_CONTROLLED=no
        MTU=

        IPv6的選擇性新增項目:

        IPV6INIT=yes
        IPV6_AUTOCONF=no
        IPV6ADDR=fdxx::192:168:xxxx:xxxx/32
        IPV6_DEFROUTE=yes
        IPV6_FAILURE_FATAL=no
        IPV6_ADDR_GEN_MODE=eui64
      •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9(RHEL 9)*

        使用 nmtui 用於啟動和編輯連線的工具。此工具將產生 <NIC port>.nmconnection 檔案位於 /etc/NetworkManager/system-connections/

      •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2與15(SLES 12與SLES 15)*

        建立範例檔案 /etc/sysconfig/network/ifcfg-<NIC port> 內容如下:

      IPADDR='192.168.xxx.xxx/24'
      BOOTPROTO='static'
      STARTMODE='auto'

      + 可選擇是否新增IPv6:

    IPADDR_0='fdxx::192:168:xxxx:xxxx/32'

    +

    註 請務必設定兩個iSCSI啟動器連接埠的位址。
    1. 重新啟動網路服務。

      #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
    2. 確定Linux伺服器可以ping通所有iSCSI目標連接埠。

  7. 使用兩種方法之一、在啟動器與目標之間建立iSCSI工作階段(總共四種)。

    1. (選用)使用ifaces時、請建立兩個iSCSI iface繫結來設定iSCSI介面。

      # iscsiadm -m iface -I iface0 -o new
      # iscsiadm -m iface -I iface0 -o update -n iface.net_ifacename -v <NIC port1>
      # iscsiadm -m iface -I iface1 -o new
      # iscsiadm -m iface -I iface1 -o update -n iface.net_ifacename -v <NIC port2>
      註 若要列出介面、請使用「iscsiadm -m iface'」。
    2. 探索iSCSI目標。在工作表中儲存IQN(每次探索都相同)、以進行下一步。

      方法1(含ifaces)

      # iscsiadm -m discovery -t sendtargets -p <target_ip_address>:<target_tcp_listening_port> -I iface0
      # iscsiadm -m discovery -t sendtargets -p 192.168.0.1:3260 -I iface0

      方法2(不含ifaces)

      # iscsiadm -m discovery -t sendtargets -p <target_ip_address>:<target_tcp_listening_port>
      # iscsiadm -m discovery -t sendtargets -p 192.168.0.1:3260
      註 IQN如下所示:
      iqn.1992-01.com.netapp:2365.60080e50001bf1600000000531d7be3
    3. 建立iSCSI啟動器與iSCSI目標之間的連線。

      方法1(含ifaces)

      # iscsiadm -m node -T <target_iqn> -p <target_ip_address>:<target_tcp_listening_port> -I iface0 -l
      # iscsiadm -m node -T iqn.1992-01.com.netapp:2365.60080e50001bf1600000000531d7be3 -p 192.168.0.1:3260 -I iface0 -l

      方法2(不含ifaces)

    # iscsiadm -m node -L all
    1. 列出在主機上建立的iSCSI工作階段。

      # iscsiadm -m session